新闻
共同探寻创造规律 EXPLORE THE LAW OF CREATION TOGETHER

形态在变,本质不变。

在不变中应变,鼎典一直在顺应趋势中寻求规律。

【外观设计】克莱因蓝和极限主义

发布时间:2022-1-22 9:59:52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1.jpg

Minimal Art,可以解读为“减少主义“、”极少主义“、”质朴艺术“、”ABC 艺术“跟”极限艺术“等,因为”Minimal“是极少的意思,所以不同的研究者根据理解作了不同翻译。

这个艺术的特征是用极少的形式,极简单的色彩,通过绘画或者雕塑来表达一种周密的理念。

在本文中,统一以“极限艺术“来称呼。 

艺术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比较陌生,因为确实是比较“脱离群众“,但是通过列举一个作品可以拉近这种距离,那就是 1957 年在米兰画展上诞生的《纯蓝》,作者是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2.jpg

 

这个作品就是一张图上铺满一片由克莱因自己混合的蓝色,其它什么都没有,

但是这个蓝色纯净得直击心灵,蓝得很理想,很绝对,展出后马上引发轰动,

克莱因跟他的蓝色都一炮而红,这个蓝色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 IKB)。

不知道看到这幅作品能否让读者想到爱死机中第一季《齐马蓝》一集,原著的小说中就提到了克莱因和克莱因蓝的故事。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3.jpg


说到这里肯定还有朋友不甚了解,不过没关系,这个“克莱因蓝”诞生后曾经火遍过时尚圈,迪奥(Dior)、纪梵希(Givenchy)等大品牌都曾经推出过“克莱因蓝”色的服装设计。

而在 2021 年时候,这个蓝色又再复兴,被不少设计师用于商业设计,比如知名设计师潘虎老师不久之前为植物医生设计的产品包装就采用了这个“克莱因蓝”,效果非常惊艳。

克莱因当时的这个叫《纯蓝》的作品,就属于一种极限艺术的一种。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4.jpg


那为什么会诞生极限艺术呢?

故事要从两个端点讲起,第一个端点可以追溯到 1910 年代马列维奇(Severinovich Malevich)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作品。

第二个端点就是在 1960 年代的美国,我们先从这里讲会比较好理解,因为这个运动其实主要就发生在美国,在欧洲的影响都不算太大。

1950-60 年代的美国曾经有过“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跟“波普艺术”两个重要艺术运动,而极限艺术的诞生跟两者密切相关。

因为极限艺术可以说就是针对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而发起的。

极限艺术阵营中的成员认为,抽象表现主义仅仅是表达艺术家一种瞬间的感觉,太不严肃,而波普艺术更是刻意要打破艺术中的高低雅俗,是反艺术的行为,这两种运动对于艺术发展而言都有着高度危害性。

当然,这是极限艺术阵营的看法,所以它的诞生就是要明确的反对前两者,并消灭他们。

极限艺术主张艺术创作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有周密计划,而且作品必须是通过高度专业训练形成的结果,类似抽象表现主义那种随意性及波普艺术中的平庸商业感都是“垃圾“。

有了战略目标随之就是战术考虑,于是极限艺术的成员们就从 1910 年代时候马列维奇创作的《白上白》这个作品中找到形式的灵感。

马列维奇曾经说过:艺术不为政府与宗教服务,不描述行为历史,仅仅表达客观对象,表明简单的客观对象可以存在,不依赖于任何东西。

这种理念被极限艺术者们十分推崇,听上去也确实非常高端。

因此至上主义这样极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就成为极限艺术的首选,由此可见极限艺术在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其实也是从他们的源头“抽象主义”那里分割出来。

极限艺术源自抽象主义还有两个佐证,就是他们的思想根源除了靠拢马列维奇,跟“风格派”中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艺术思想也十分一致,蒙德里安认为艺术品被创作出来以前,必须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完全成熟。

另一个佐证就是很多极限艺术家之前就是搞抽象表现主义的,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比如很多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是从国际主义阵营中转变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很多从达达主义中产生。

极限艺术正式的开始被定义在 1959 年,当时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画展,一名 23 岁名叫法兰克·史提拉(Frank Stella)的青年艺术家展出一张名为《16 个美国人》的作品。

作品画面空空如也,只是黑色画面上有简单白色直线条,非常耐人寻味,但产生很大影响,极限艺术第一枪就这样打响,或者说浮出水面,开始逐渐形成流派与理论。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5.jpg


这个风格另外还有两位重要奠基人,分别是巴涅特·纽曼(Barnett Newman)及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两人最初也是活跃于抽象表现主义阵营,后来投身到极限艺术的探索。

纽曼,他在美国属于波兰的移民,生于 1905 年,1922 年开始学习绘画与艺术,1930 年代之后逐渐全职从事艺术创作。

1948 年时候,43 岁的他创作了一张名为《温曼一号》(Onement 1)的绘画,画面就是黑红的底色上画了一条橙黄色条纹,非常简单,属于极限艺术的潜伏期作品。

纽曼从这个作品开始就一直以这种风格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尺寸非常大,而且几乎都是一个底色上画些横线或者画些竖线。

所以当他在 1950 年开始搞个展的时候引发艺术评论界的批判,直到 1960 年代极限艺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而且有走红迹象的时候评论界才改变对他的态度,转而将他奉为极限艺术的大师。

不管如何,60 年代的纽曼成名了,然后他的作品影响另一位艺术家,那就是前面谈到的另一位奠基人阿德·莱因哈特。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6.jpg


莱因哈特比纽曼年轻 8 岁,生于 1913 年,早年从学习设计转而进修艺术,1937 年到 1947 年期间都是抽象表现主义流派的成员。

他的早期作品色彩鲜艳明亮,有着硬边几何的形式风格,有点像立体主义,也像风格派。

1950 年代开始他就将自己的创作形式变得越来越简单,比如将作品限制在单色范围,而到了 1960 年代,因为纽曼的影响,他坚决投身于极限艺术的创作中。

他的作品开始表现变得更加极致,大部分都是采用不同明暗程度的黑色长方形进行重叠,非常单纯。

莱因哈特除了创作之外,热心于通过写作及演讲来推广极限艺术,产生不错的效果,所以大家将其视为极限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克莱因蓝和其背后的极限艺术详细图-7.jpg


极限艺术其实发展到如今都仍然存在,但声势明显变得比较弱,因为他主力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及波普艺术都衰退了,等于也失去发展的着力点。

今情况就如同商业市场,百事可乐需要可口可乐的存在,麦当劳需要肯德基的存在,所谓遇强越强,对手变弱甚至消失,也会让自己也不再进步甚至消亡。

我们如今还经常会听到设计中的 “极简主义”,其实并非完全一回事,“极简主义”更多是种延展的设计概念,还是属于基于功能问题为基础的形式考虑,而极限艺术不需要考虑任何功能。


以上内容是鼎典对行业优秀工业设计案例的分享,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共同探讨。

鼎典创造体设计专注设计创新18年,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机构 

我们以设计为中心,提供从概念至产品、产品至商品、商品至商业的系统内容创新服务,以实现产品最终的商业价值。

核心业务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定义、基础研究及原型开发、软硬件协同开发、产品设计、交互设计、项目管理、制造监理、供应链管理、知 产顾问、产品企划、产品品牌策划、商业空间设计、上市行销策略及内容视觉服务,

 核心领域涵盖消费电子、健身休闲器材、仪器仪表、消费电子等。

18年为超过1000个合作伙伴提供超过2500个成功案例的服务。

相关案例